校園直飲水設備在保障學生飲水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運行成本控制與消毒殺菌方式的選擇密切相關。為了兼顧水質(zhì)安全與經(jīng)濟效益,校園直飲水系統(tǒng)的運營方往往會在消毒方式上做出合理權衡。本文就將為大家分享校園直飲水設備運行成本相對較低的消毒殺菌方式,并對比各種不同的殺菌方式。
校園直飲水設備運行成本低的消毒殺菌方式
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常見的幾種消毒殺菌方式包括紫外線消毒、臭氧消毒、次氯酸鈉投加消毒以及膜過濾物理阻隔方式等,但就運行成本而言,紫外線消毒在校園環(huán)境中成為了較為主流的低成本高效率選擇。
1. 紫外線殺菌的原理是通過UVC波段的高能紫外線破壞水中微生物的DNA與RNA,從而使其失去繁殖能力,達到快速滅菌的目的。該方法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藥劑,不會產(chǎn)生二次污染,也不改變水的口感和成分,尤其適用于對飲用水安全要求高的校園場景。
2. 更為重要的是,紫外線殺菌設備的能耗相對較低,一般每噸水僅需約0.01-0.05元的電費支出,在不間斷運行狀態(tài)下也可保持穩(wěn)定的殺菌效率,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校園飲水項目中作為常規(guī)消毒手段。
3. 臭氧消毒雖然殺菌能力強,但其運行成本和設備維護費用都較高。臭氧發(fā)生器在工作時電耗大、制備設備復雜,還必須配置脫臭裝置防止臭氧泄漏對人體造成刺激。此外,臭氧在水中停留時間較短,需現(xiàn)場即時生成,技術人員的操作難度也相對較大,不利于學校后勤人員日常維護,長期使用的整體運營費用也高于紫外線消毒。
4. 另一種方式是次氯酸鈉投加法,作為傳統(tǒng)的化學消毒手段,該方法設備簡單、殺菌范圍廣,但存在副產(chǎn)物風險,例如可能生成三氯甲烷等有害物質(zhì),對師生長期飲用存在健康隱患。同時,藥劑采購與投加濃度控制也增加了運營管理的復雜性,尤其在水量波動大的校園系統(tǒng)中,不容易精準控制加藥量,容易導致成本不穩(wěn)定。
5. 而膜過濾方式,如超濾膜、納濾膜的應用,雖然在去除微生物方面表現(xiàn)出色,但其主要屬于前置凈化范疇,不能完全替代主動殺菌。膜系統(tǒng)需要定期反洗與更換濾芯,運營維護費用較高,因此通常配合紫外線等方式共同使用。
從運行成本角度分析,紫外線消毒方式具備明顯優(yōu)勢。其設備采購成本相對適中,后期運營電耗低,維護簡單,僅需定期更換燈管與清潔石英套管即可,適合學校這種預算有限但對水質(zhì)安全要求高的應用場景。
本文由藍創(chuàng)沃特(www.13bj2w.cn)原創(chuàng)首發(fā),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